——感動于護師閆霞的一次院外會診
照片上的她,有著靦腆而甜美的微笑,烏黑的頭發干凈利落的綰成一個發髻,粉色的燕尾帽和護士服襯脫出她的美麗。照片下面寫著她的格言:用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位需要幫助的患者?;蛟S她不是那種我們所謂的第一眼美女,走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你很可能與她擦肩而過卻未曾多看她一眼。但是,她卻是美麗的,她的美是在我們未曾注意過的地方。
第一次與她通電話,她的聲音甜甜的還略帶歡快,我都不敢相信她已經是一個上初二的孩子的母親。她說原本今天休息,但是孩子的學校要開家長會,她必須去參加。我說沒關系,我可以等。她反倒非常不好意思,覺得占用了我的時間,最后說:“那我這邊一完事就立刻趕過去”。其實,在此之前,我對這位我的同事,我的老師不甚熟悉,幾乎可以說——不知道。我想,或許我與她曾在早上醫院的電梯里匆匆的交換過眼神;又或許我們曾在醫院開會的時候就相隔幾個座位而坐;然而在醫院這龐大的護士隊伍中需要多少契機才可以讓兩個不在同一個科室的兩個普通護士相識呢?我無法計算。
2014年6月27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五。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內蒙醫院)護理部邢彩霞主任接到了來自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以下簡稱國際蒙醫)護理部主任的來電求助。原來,一位從內蒙醫院腦外科轉院至國際蒙醫的腦外傷患者因需要行胃腸營養。然而這位患者已是65歲高齡的老人,并且因腦外傷已行氣管切開術,如只是留置普通的鼻飼胃腸營養管,很容易造成反流及誤吸,威脅老人的生命。但如果不留置鼻飼胃腸營養管,沒有足夠的腸內營養,僅僅依靠靜脈通道的液體輸入這位老人的生命也是無法維持的。這時,家屬要求醫院給予“留置螺旋形小腸營養管”。然而,國際蒙醫這所年輕的醫院,這個年輕的護理團隊卻傻眼兒了!那是啥技術?沒聽說過??!患者家屬著急的說道:“我們在內蒙醫院的時候,那里有個叫閆霞的護士給我們下過兩次那個營養管,操作的特別好。技術嫻熟,人也很好,你們能不能把她叫過來幫忙?”這也就引出了剛才的那一幕。邢主任接到電話也有些躊躇,這大夫去別的醫院會診到時經常有,可這護士會診還真沒有過啊??墒侨嗣P天無小事啊,主任果斷下了決定,與國際蒙醫那邊商量:“你們那邊走正規流程請會診,打報告,我這邊立刻幫你們把人叫來。兩邊不耽誤”。國際蒙醫這時充分感受到了我們內蒙醫院的大醫院風范,也是立刻著手快馬加鞭的將手續辦好像這邊申請會診事宜。與此同時邢主任通過肝膽胰脾科西區護士長李梅找到了正在排休的護士閆霞。正在買菜的路上接到了電話的閆霞毫不遲疑的答應下來并回家換了身衣服就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國際蒙醫老人所在的病房。
當老人的家屬看到閆霞后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一半兒,知道老人這下有盼了。國際蒙醫按照閆霞的要求準備好了干凈的白衣和操作所需器材,同時因為護理部主任,護士們乃至院里的領導都對這項操作很是期待都圍在了病房等待著觀摩她的操作。不是自己熟悉的醫院病房,周圍一群陌生的白衣同行,甚至外院領導略帶好奇的目光,家屬期盼的眼神,讓閆霞多少有些緊張。然而她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自己丟不丟臉,而是如果下不好,老人家該怎么辦?緊接著又想到如果下不好,內蒙醫院的臉是不是都被我丟掉了? 她深呼吸,調整了一下心態,從容的開始了她的操作。在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螺旋形小腸營養管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醫生在內鏡輔助下才可以順利完成的。因為這項操作與普通胃管只下到胃內不同的是必須通過胃,來到十二指腸最后到達小腸的。然而閆霞卻可以在盲插的情況下準確無誤的送到指定位置。這在我院是有,且只有此一個的?;蛟S她在我們醫院做過許多次這樣的操作,然而這次不但是在外院,還是在這么多人觀摩下操作,這還真是頭一遭啊。圍觀的人們不發一語,有甚者連大氣都不管出的靜靜的看著。
老人家已經是第三次下螺旋形小腸營養管了,本身年紀大又有腦外傷意識不是很清醒,這讓這次的操作更是難上加難。她小心翼翼的在保證操作無菌的同時還要保證操作準確無誤。她略有緊張的額頭滲出了細細的汗珠顧不上擦,盡管如此在操作中她還是毫無保留的細心的為觀摩的國際蒙醫院護士們講解操作的流程及其注意事項和要點。這項操作最大的難點就是需要在看不見并且不造成二次創傷的情況下將小腸營養管通過胃幽門彎處穿過十二指腸送進小腸內。這需要很大的膽識與靈敏的感知能力加上大量的臨床操作經驗。原本不到十分鐘的操作在經歷了近半個小時后終于順利的完成了。在經過立位腹平片來確認已經到達準確位置后,老人的家屬深呼一口氣激動地握著她的手感激的話說不盡只有:“謝謝·····”這兩個字不停地重復著。在場觀摩的醫護人員們無一不對這精妙絕倫的近乎表演的操作感嘆,也為她毫無保留的傳授而折服。這發自內心的掌聲是無需任何人引導的。國際蒙醫的護理部主任希望閆霞今后可以帶領內蒙醫院的優秀的護士與他們進行更多的技術上的交流,從而獲得更大的進步。我院第一例護士到外院會診的病例,就這樣圓滿的完成了。然而這為主人公的她卻在做完工作后脫下了國際蒙醫的護士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微笑著離開了醫院回家了,好似什么大事都沒發生過。
6月26日,我與她電話聯系希望可以讓她將這件事情與我們大家分享時,她略帶羞澀,帶些驚訝的說:“怎么這么快就有人知道了?我以為沒人知道呢,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兒??!”見面時她踩著歡快的步伐黑亮的馬尾在腦后歡快的甩動著,“你是不是等了姐姐很久了,不好意思孩子那邊有點兒事兒,耽擱了!”甜美又悅耳的聲音老遠就傳到了我的耳中。我想著,天啊這就是那個能把我從沒聽說過的據說只有大夫在內鏡輔助下才能操作好的小腸營養管在盲插的狀態下就能準確送到小腸的那位神人?這也太不可思議了,我以為她就算不冷傲也該有些自視與眾不同吧!原來她就和我們身邊所有穿著白色的護士服,帶著白色的燕尾帽每天穿梭在病房間的普通護士一個樣??!我們的聊天歡快而簡潔。就好像我們是許久未見的老友,又像是每天在一起的好姐妹那樣親切。
當我問到她會不會希望這項技術以她的名字命名,命名為閆霞操作法時她的臉竟紅了。笑笑說:“沒想過,但是人家PICC之類的都有自己的??谱o士團隊,我想我們也有自己的??谱o士團隊就好了。我不覺得這是我自己一個人的什么專利,這個技術我學會了,我更希望能有更多的同事們能學會,這樣就能更好的幫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患者們了?!闭f這些時,我能感受到她發自內心的那種自信和渴望,那種感覺讓我也不禁想要向她學習這項技術。她說從2013年她開始學會并實際應用這項操作開始已操作了近50例,除了最開始的幾例不是很成功外幾乎是百分之百的成功率的。我能看出她骨子里為之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氣場。她還說,2004年的時候到上海瑞金醫院外科ICU進修了半年。那半年,經濟發達地區的醫院醫療條件的優越,器械的先進無不讓她感到我們醫院與之間的差別。但是她卻堅信著我們的技術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決不會比他們差的理念。她說護士長李梅給了她很多鼓勵和幫助,她工作的的這個科室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團結奮進相互友愛讓她更加熱愛這份工作。
她是一位不平凡的護士,她有著別人為之折服的技術。她也是平凡的護士,她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一干就是18年卻也依然熱情如初。她是我們身邊許許多多人的縮影,我們的護士姐們大多都是像她這樣,將青春和熱情都灑在了這個平凡的護理崗位上。也在這平凡的護理崗位上做出了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業績,卻也從不曾大肆的宣揚,而是默默地繼續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她們雖然穿著白色的護士服,卻像那天邊的朝霞那般明媚而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護理部 吳黎明供稿)